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精神文明建设

奏响乡村振兴的文化乐章

发布时间:2025-01-15 16:15 浏览量:

  2024年12月底,赫山区泉交河镇举行了庆元旦乡村振兴文艺汇演。演出结束后,村干部将本村参演者的姓名一一登记,并按照村里的积分制管理办法进行加分。这场汇演不仅为乡村带来了欢声笑语,更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依据积分制加分,看似是一个小举动,实则蕴含着乡村文化建设的大文章。

  唱身边事、演身边人、道家乡美、赞新生活……文艺汇演围绕乡村振兴的五大篇章展开,将村民的真实生活搬上舞台,让乡村文化有了具体可感的载体。村民们不再是文化的旁观者,而是文化的创造者与演绎者。每一个节目都饱含浓浓的乡土气息,村民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看到了乡村的美好未来。从舞台上的欢声笑语和台下的阵阵掌声中,我们看到了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这是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能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村民在参与中找到了文化自信,这种自信将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石,让乡村在发展中更具凝聚力和向心力。

  新松树桥村的积分制管理办法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从鼓励村民参与文化活动,到将投工投劳、参与村级事务纳入积分奖励范围,这一举措巧妙地将村民的个人行为与乡村发展紧密相连。村民为了积分而积极参与,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乡村的归属感逐渐增强。文化队伍的壮大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是乡村文化生态的重塑。当村民们意识到自己的每一份努力都能为乡村带来改变时,乡村文化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是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乡村篇章。对乡村来说,文化就是融入在日常生活的仪式,加大引导和投入是必要手段,但更重要的是要挖掘乡村自身的文化潜力。像泉交河镇这样,从村民的生活中汲取文化养分,通过制度激励村民参与,才能让乡村文化真正繁荣起来。只有乡村文化兴盛,乡村振兴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作者: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