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清廉机关建设

【清风故事汇】(240)讲制度又不唯制度的陈思济

发布时间:2023-08-03 11:42 浏览量:

  陈思济(1232-1301),字济民,直隶府柘城(今商丘柘城)人,元朝重臣,历任右司都事、监察御史等职,一生为官勤政务实。

  中统三年,陈思济进入中书省,负责陈奏事宜。他经手的事情无论大小,都严格遵守朝廷的准则制度办理。这时,权臣阿合马也进入了中书省,他依仗自己是皇亲国戚,飞扬跋扈,贪婪骄横。当时,廉希宪任平章政事,负责中书省日常工作。骄横的阿合马不满自己的职位在廉希宪之下,常常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这天,廉希宪因故离开,晨会的时候阿合马就占据了上官的主位。各位大臣因惧怕阿合马,没有人敢上前进言上书。陈思济来到后,看到这一场景,内心气愤不已。他大步向前,首先献上了文书。志得意满的阿合马于是就在廉希宪的位置上签署意见,陈思济马上用手阻止,严厉说道:“这不是你签署的位置。”闻听此言,阿合马怒目而视,其他朝臣看到这一幕都惶恐于色,陈思济却神色自若,坚持原则。至元五年(1268年),陈思济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负责考定百官。这一时期,朝廷罢免任用,规章程式,大多出自陈思济之手。

  后来,陈思济为官地方,能够体恤民情,宽以待民。为了百姓,他有时也会先讲办事,再讲制度。陈思济任绍兴路总管府事时,桐庐有个囚犯病弱不堪,被遣送回家,等待判决。案件久拖不决,囚犯就找到陈思济说:“久仰您的大名,如果不早点审理我的案件,我的病体恐怕等不到案情明了那一天。”陈思济一向对推诿懈怠的衙门作风深恶痛绝,没有按照正常的流程排期,而是“插队”马上详查了他的案件,还以清白。在任浙东道宣慰司期间,辖区发大水,老百姓食不果腹,陈思济焦急万分,他知道浙东粮食充足,于是来不及请奏,就把粮食运到浙西来赈灾,救活了很多人。赈灾结束后才上书中书省,中书省对他的做法给予了褒奖。

  大德五年(1301)冬,陈思济因病去世,时年七十岁。他一生居官守正不阿,惠政爱民,为后人敬仰。

  清风寄语:

  讲制度是陈思济的操守,不讲制度也是他的担当。

  敢于担当作为,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担当与否,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格局和胸怀,关乎事业的成败与兴衰。衡量党员干部有没有斗争精神、是不是敢于担当,就要看面对大是大非敢不敢亮剑、面对矛盾敢不敢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不敢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不敢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不敢坚决斗争。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

  敢于担当不应该是一个或几个干部的觉悟,而是一个地方干部相互支撑、群策群力的共同追求。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树立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的鲜明导向,决不让干净担当者承受委屈、决不让诬告陷害者侥幸得逞、决不让袖手旁观者幸灾乐祸,才能着力激扬“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新风正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市红十字会作者: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