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故事〗“二不尚书”范景文
范景文(1578—1644),字梦章,号思仁,河北吴桥人,历任明朝吏部文选郎中、右佥都御史、河南巡抚、兵部尚书、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等职。
范景文为官清正廉明,刚直不阿。他常以名节自励,从不以权谋私,但只要是有德才的人,他总是无私相助。史书记载,为杜绝亲朋好友的请托,范景文每到一处任职,特意在衙门堂鼓边放置一块牌子,上书六个大字:“不受嘱,不受馈”,以表清廉之心,并接受老百姓的监督。从此,没有人敢对他和他的家人、下属行贿,老百姓交口称赞,称他为“二不公”,因其后来官居尚书,又尊称他为“二不尚书”。同朝为官的正直人士为他撰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不受嘱,不受馈,心底无私可放手”,下联是“勤为国,勤为民,衙前有鼓便知情”。
范景文始终保持一颗谦卑的爱民之心,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一生始终保持气节。万历四十一年(1613),范景文赴山东省东昌府任推官时,当地因蝗灾导致饥荒,哀鸿遍野,他尽心尽力参与赈灾救济,带头把自己的俸禄捐出,还从自己河北老家带去粮食和钱财,用以救济灾民。有人说他不用舍出那么多家财,他深情地说:“百姓为我们的衣食父母,我的衣食实乃你们所赐,这点财物实在不算什么,没有你们,我的衣食从何而来?请大家放心收下!”一席话,让老百姓感恩不尽。灾后第二年,许多人纷纷来找他归还粮食和财物,范景文一律不受。
范景文曾给皇帝上奏了一本《饬属疏》,以五箴形式,从“清、公、严、密、勤”五个方面规范自身与下属的行为。
清风寄语:
范景文内心的坚守,是他做人为官的格调,这种强大的人格力量,是成就他一世英名的源头。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来自心怀国之大者的胸怀。我们党因其自身的性质、职责与使命,决定了共产党人必须心怀国之大者,始终把群众的利益、国家与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大处着眼,必须站在全局高度来考虑,切实把人民群众利益维护好。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来自知行合一的坚强意志。在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知行合一,就是要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基”,把党纪党规内化于心、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主动践行担当作为,保持对党的忠诚,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
共产党人拥有人格力量,才能赢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