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速递

儿子,妈妈为你的选择骄傲——单亲母亲含泪捐献儿子遗体角膜

发布时间:2018-09-22 15:06 浏览量:


9月19日下午14时,益阳市赫山区银东社区36岁的李鹏静静地躺在益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病房里,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按照李鹏的遗嘱,年过六旬的老母亲周赛群含泪办理了儿子捐献遗体和眼角膜的手续。

“捐献遗体,一开始我还有一点犹豫。我觉得儿子一生遭受了很多的痛苦,如果走后还要再遭这罪,我不忍心。”李鹏的母亲,身材瘦小,言语不多,说起儿子捐献遗体的来龙去脉,眼里一直噙着泪水,时不时会提到“遗体捐献是好事”“我们应该感恩社会的关爱”的话语。

儿子患病,丈夫离弃,坚强母亲与命运顽强抗争

周赛群,益阳通用机械厂的一名下岗职工,她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和丈夫都有稳定的工作,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李鹏,那时每天的生活都充满了快乐。1999年,厄运降临到这个家,8岁的儿子李鹏突然全身痛疼,四肢无力。周赛群带他四处寻医治疗,病情却没有好转,反而日渐恶化。到后来,李鹏无法站立,每天只能躺在床上,生活无法自理。从此,这个原本快乐的家庭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当时医院诊断儿子患的是‘进行性肌肉萎缩’,任何医院都无法治好。医生说这种病不管怎么治疗,活不过18岁。当时很多亲戚朋友都让我放弃儿子的治疗,有好吃的多给他吃一点。但怎么说都是一条生命,我舍不得,他是我身上的肉,我要尽我最大的努力,照顾好儿子。”儿子身患绝症,让周赛群陷入无穷的痛苦,因为儿子治愈的希望渺茫,巨额的医疗费用,长期的照顾护理,丈夫不堪重负离开了这个家。

丈夫走了,周赛群唯一的依靠都没有了,每天看着儿子躺在床上痛苦的样子,她心如刀绞。虽然痛恨丈夫的无情,但生活还要继续下去。她只能把委屈和痛苦深深地埋入心底,一个人勇敢地挑起了照顾儿子的重担。

天地有情,人间有爱,真情帮扶创造生命奇迹

让人欣慰的是,社会没有遗忘这个困难的家庭。周赛群一家的遭遇传开后,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无不为之动容,他们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一颗颗爱心汇聚成一股股暖流,陆续不断地涌向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政府为他们母子俩解决了低保,安排了廉租房,生活有了保障;所在的银东社区组织开展了“党员一对一帮扶”活动,专门安排一名党员关注周赛群母子俩,给予生活、经济等各方面的关心照顾;社区志愿服务队经常上门帮忙照顾李鹏,陪他出门散心、去医院就诊;益阳市红十字会、赫山区红十字会、还有许多社会爱心人士经常来慰问周赛群母子,给予物资和经济上的帮助。

生活给周赛群太多的痛苦、太多的无奈、太多的辛酸,虽然她无法躲避灾难,也无法左右生活,但她在经历生活的风浪坎坷后,选择更加坚强地面对生活。她用特有的隐忍与坚强诠释着母爱的伟大,从来没有放弃希望。母子俩相互体谅,相互鼓励。由于有母亲的精心照顾,由于有社会爱心的温暖,李鹏创造了奇迹,活到了36岁。

志愿捐献,大爱无疆,老母亲让儿子生命延续……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鹏的身体越来越差。他经常思考,自己活在这世上,成了社会的累赘,成了母亲的包袱,别人都活的有价值,他的价值是什么?很多次发病时,痛苦难耐,他尝试拒绝治疗,甚至绝食,希望早点解脱,不再拖累自己的母亲,却又一次次被母亲挽回。然而,从9月份开始,李鹏的身体每况愈下,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因为居住的社区2017年曾有过一个居民逝世后捐献器官,100多名社区居民自发参加追悼会,市红十字会的领导专程赶来并致悼词,周赛群内心有了触动。她从红十字会获知,儿子这样的情况,可能不适合捐献器官,但可以捐献遗体和角膜,她既高兴又纠结:高兴的是儿子去世后,如果捐献遗体和角膜,既能够帮助到别人、为医疗事业做贡献,又是对社会各界爱心付出的一种回报。纠结的是,她怎么忍心跟儿子商量,儿子会不会埋怨这个做娘的……

“后来,我试探着询问儿子,走后想不想捐献器官。没想到儿子住院半个月以来第一次露出了笑脸。他说:‘太好了!没想到我也能为社会做贡献,那些得了绝症的人实在是痛苦,还成了家庭和社会负担,我要把我的身体献给医学机构,让他们早日研究出治愈我这种病的方法,我生活了36年,终于有了唯一的价值!’”周赛群表示,儿子的态度让她感到特别欣慰,按照儿子的意愿, 9月初,她联系赫山红十字会给儿子办理了捐献遗体和眼角膜的自愿登记手续。“器官捐献是好事!我儿子已经无法救活,但他可以帮助到别人,这是他的功德,这也是他以另外一种方式活在世上。特别是一想到几十年来社会对我们母子的关爱,就应该支持,义不容辞。”质朴的话语、朴实的情感,让人潸然泪下,钦佩不已。

9月19日下午14时,李鹏生命体征消失。在病房,赫山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益阳医专和爱尔眼科医院的专家,以及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一起举行了李鹏的遗体告别仪式。李鹏的遗体捐献给益阳医专,他的眼角膜将通过爱尔眼科医院移植给眼疾患者,用另一种方式开启新的生命历程。

捐献遗体主要用于医学教学、医学科研、临床解剖和角膜移植。遗体捐献,让生命在奉献中延续,除了对医学事业的贡献外,还对推进移风易俗、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李鹏作为一名残疾人,自己本就是弱势群体,却能够捐献遗体,回报社会,他的品质难能可贵,他的捐遗举动彰显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作者:益阳市赫山区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  胡志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赫山区红十字会作者:胡志伟
打印 关闭